(2018-04-23,刊登於銀髮人才資源中心,李宜芳撰稿)
一、成為高年級實習生,活到老學到老
在就業服務中心擔任職涯諮詢顧問時,常常遇到45歲以上的求職夥伴,會跟我說:「我們一旦過了中年,這個年齡好像雇主就不太喜歡用了啊~」每回當我聽到這樣的話,總是會問求職夥伴:「你覺得雇主為何不喜歡用超過45歲以上的工作者呢?」
在此整理我聽到的夥伴回答,還有實際的雇主心聲,主要有下面兩點:
1.人資或部門主管傾向進用較年輕的部屬
以韓國首爾一家專門只聘用55歲以上工作夥伴的科技初創公司EverYoung(長青)為例,其工作任務主要為網上內容的監控工作。該公司員工使用韓國版搜尋引擎Naver來監控不同博客的敏感訊息與內容,有些人必須接受多種IT技術的培訓。在其現有員工中,年齡最大是83歲的銀髮夥伴,儘管一般人都認為老年人不諳科技,但EverYoung的員工卻證明,技術上的落差,並不會降低他們在工作上的幹勁,以及對學習的熱情。
不過,EverYoung的執行長也指出,目前營運最困難的地方,就是年長的工作者有一種特性,由於他們很多都是過去非常用心工作、很成功的人,所以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很高,故工作過程中較擇善固執。
由上述這個正面案例來看,就會明白一般公司的顧慮。如果年長工作者願意打開自己多一點彈性,樂意跟年輕人學習,甚至是接受調教與調整,那麼相信工作機會自然就能增加。
2.雇主因考量銀髮夥伴的體力、就業能力與技術而傾向進用年輕員工
銀髮夥伴隨著年紀增長難免會遇到視力衰退、體力不佳等狀況,許多雇主在挑選員工時,常將年齡做為評選員工的標準而僱用年輕人,卻忽略了銀髮族的工作優勢如人脈廣、經驗足,忠誠度與穩定度較高等實力,其實要克服體力或身體方面的限制,銀髮夥伴只要運用一些方式,也能循序漸進鍛鍊並增強自己的心智與體力!
我曾經看過60歲的夥伴,每天運動跑操場十圈,體力比許多年輕人都還要來得好!舉1912年生的趙慕鶴為例,現年107歲的他,居住在高雄,一直在建立面對「老」的能力。為了維持生活自主,他從不停止勞動,就算拖個手杖、步伐緩慢也堅持要自己買菜洗衣做飯。他75歲去當背包客,暢遊英國、德國、法國。87歲讀空大文化藝術系,93歲到醫院(不是住院喔),去做兩年志工。96歲讀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,98歲拿到碩士畢業,名列吉尼斯紀錄,近百歲時還去學電腦,2017年開始讀清大博士班,每週從高雄搭高鐵去新竹清大聽兩門課。
趙慕鶴的身體和意志力,讓我們看見了另一種老年生活的可能性,也讓我想到電影《高年級實習生》中70歲的Ben,退休後到網購公司應徵實習生,因此開啟了人生新篇章。而他在電影裡說了這麼一段話:“ Retirement is an ongoing,relentless effort in creativity…Believe me, I’ve tried everything. I just know there’s a hole in my life and I need to fill it…soon. “ (退休是一個永無止盡,嘗試發揮創造力的過程…相信我,我試過所有的事情…不過人生的空洞只能靠自己填補,而且愈快愈好)。我們可以從Ben的這段話發現“Musicians don’t retire; they stop when there’s no more music in them. “(音樂家不會退休,直到心中沒有音樂才會停止…)若我們心中都能繼續流動著音樂,抱持著「實習生」的態度來學習每一樣不熟悉的新事物,那麼相信生命就能永不退休,就像趙慕鶴一樣。也如同《高年級實習生》電影的海報標語“Experience Never Gets Old”,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:「經歷才是你完勝的履歷」!
二、不想成為下流老人,需要培養人際關係
專門援助高齡者第一線工作的日本社會學家藤田孝典就指出,即使你的年收入目前達平均水準,可是邁入熟齡期(55歲以上)後,只要發生下列狀況,中產階級就有可能淪陷為「下流老人」:
- 生場需要高額醫藥費的大病
- 無法住進高齡者看護設施
- 孩子是啃老族
- 熟年離婚
- 罹患失智症身邊卻沒有可依賴的親友
那麼如何才能不落入「老後貧窮的下流人生」呢?除了現在繼續努力工作賺錢之外,還需要有「提前儲蓄」的觀念,而這種儲蓄分成物質和精神,不只儲蓄金錢,更要儲蓄人際關係!
而這個要求也呈現了個人溝通能力和個人影響力的重要性!沒學歷沒經驗不要緊,但如果你有很強的個人影響力,就能將人彙集到你的身邊,從而對他人產生影響。而影響的人越多,個人價值就越大!所以,如果銀髮夥伴總是天天宅在家裡,從不和人交流,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…或許還是趕緊走出家門,培養自己的領導力和影響力吧!
三、生命有無限可能性,自我實現來得及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,量測全球人體素質和平均壽命的結果,做出了一份新的年齡劃定標準,總共分為五個階段:0至17歲「未成年人」;18歲至65歲「青年人」;66歲至79歲「中年人」;80歲至99歲「老年人」;100歲以上為「長壽老人」。這個標準顛覆了我們認定65歲為退休年齡的傳統想法,隨著醫療進步壽命增加,未來沒到66歲還真是不能說自己已經「步入中年」了。
在晤談時,我常常跟求職者夥伴分享「年齡只是數字」。年紀大的人,若仍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和學習力,那麼他們的心態仍然是年輕的。而年輕人,一旦墨守成規,兩耳不聞窗外事,那麼這就是一種老化。一個缺乏好奇心、嘗試慾和學習力的人,是不可能適應時代發展的!
記得遇過一位先前擔任過鴻海中高階主管,在57歲時卻選擇轉換跑道,考取了所有航海證照,被船公司紛紛邀請去擔任船二副,因為看重他過去的跨國管理經驗,很放心地將上億貨櫃還有百位外籍船員,交給他管理,也讓我親自看見,自我實現永遠不嫌太遲,生命真是有無限的可能性!
四、雇用銀髮夥伴工作者,傳承寶貴無形經驗
《2018德勤全球人力資本趨勢報告》指出,銀髮族是一群有經驗、忠誠以及多元化的員工,只要有適當角色,銀髮族並不會成為公司與員工的障礙,反而更能提供寶貴的經驗。而超過80%的美國僱主指出,50歲(或以上)的員工是「進行培訓和指導的寶貴資源」,是「企業積累知識的重要來源」,並且可以帶來「更多的知識、智慧和人生經驗」。更有16%的企業高管指出,他們正在為銀髮族設立特殊角色,讓他們能擔任導師、教練或專家,將行業經驗傳授到新一代。
在此也鼓勵企業,能夠多多開放工作機會,提供給銀髮夥伴。而我也相信,未來的機會,不會只屬於年輕人,而是屬於各個年齡階段、不甘平庸的人。對於銀髮夥伴來說,只要永不停止前進與終生學習的步伐,雖然可能不知道機會什麼時候來,但當它一旦青睞你的時候,就可以自信地說:「我早就已經準備好了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