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文章

NLP思維邏輯的6個層次-你想提升為哪種職場人才?

因著一位夥伴的職場提問,沒想到我居然為此寫了一篇長文!
希望藉由我的分享,也能夠帶領大家升維,一起來檢視自己目前想提升到哪個NLP的思維邏輯層次~

夥伴提問:「我蠻同意教育的重要,需要教育才能把有潛力的人才帶到下一個高度,我也很喜歡帶認真好相處的新人~不過有些很難改變的劣根性,我常常覺得這些人應該要被篩掉才對?」(在此隱藏他後面舉例的幾點職場特質…)
而我的回應習慣是,先來思考幾個「提問」:
1.先來定義這些令人不舒服的職場特質(或行為),究竟是屬於 Ability(能不能)、Personality(有沒有)還是 Motivation(願不願)?
2.關於上述 APM三項,你覺得哪一項最難改變?或者說最難教育?
3.上次我們有效說服身邊的人(例如爸媽、老人家)、曾經改變他們的習慣,或影響他們的想法嗎?在過程中你做了什麼?
4.如果沒有這樣的同事,那要如何顯現出你的好?

覺察是改變的開始
對我來說,最難改變的,是那些完全沒有「覺察」或是不想「覺察」的人。就像醫生明明開了一帖很有效的藥,但病人帶回家之後卻不吃。
而我比較常遇到(年輕)人最普遍的現象,是願意敞開聽聽你怎麼說,但卻聽不了「說教」,只要我們開始說得比較多、或是說得比較重,他們可能就會把耳朵關起來了~也就是拒絕「你管他」,但內心卻渴望「你能懂他」。
所以目前我採取的教學設計與方法,都是盡可能多提問與傾聽,因為唯有你提問時,才會聽到對方真實的心聲與想法。教學跟銷售的前提其實很像,就是先理解眼前這個人的特質,然後因材施教,總是得用對方可接受、聽得進、聽得懂的方法才行~
而在所有的培訓項目中,我覺得「高度思維的訓練」是最難短期見效的,因為這牽涉到過去的生長脈絡、得突破既有的限制性思維,並且這個人還要願意持續學習,才有辦法提升。

NLP思維邏輯的6個層次
關於高度思維,我在學習NLP神經語言學時,最喜歡運用的就屬「NLP思維邏輯層次」,因為它很實用,也可以用來對照自己與他人位於哪一種邏輯層次。「NLP思維邏輯層次」指出,對一件事情的理解,我們可以分成6個不同的層次,而這個層次是有高低之分的。
如果你用低維度的視角去看這個問題的時候,感覺它無法解決。但當你站在更高的一個維度去看它,也許就變成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,甚至連問題本身也消失了。就像馬車的時代,大家都在尋找更快的馬,但當汽車被發明出來後,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。
而理解層次越高,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。底下以職場人才來舉例介紹這六層思維。

※第1層人才
別名:怨婦
所處理解層次:環境
典型思考模式:都是你們的錯!

處在這個理解層次的人,當問題發生的時候,他首先會把問題歸結成「因為環境的不好」而產生的問題。比如:
●工作不順利,是因為領導是個笨蛋…
●沒有晉升機會,是因為公司的辦公室政治嚴重,沒有好的晉升機制…
●房子太貴買不起,都是因為那些黑心炒房團、政府調控無能、沒有一個富爸爸…

總之,發生了現在的這個困局,不是我的問題,是別人的問題,是公司的問題,是市場的問題,是政府的問題,是運氣的問題,都是我命不好,生在了這樣的一個時代,遇到了這樣一群人…

而他尋找解決辦法的路徑,也會從改變環境的角度去思考。比如:
●這家公司不好,導致我沒有晉升機會,那我就換個公司吧…
●找了一個男朋友,他現在對我越來越差了,又是一個渣男,再換一個吧…

我過去很常遇到這類「滿滿負能量」的抱怨者。那是因為他們的理解層次處在了最低的「環境層」,他們對於世界的理解,被死死地困在了這個層次,並不是他們想抱怨,而是在他眼裡,除了看到環境之外,再也無法看到其他的了…

※第2層人才
別名:行動派
所處理解層次:行動
典型思考模式:我還不夠努力!

我們往上走一層,來到第二個層次「行為」。
想要解決問題,那你就得開始行動啊!你不能改變環境,你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!你為什麼還沒有成功?就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!你不改變,環境如何改變?你不行動,環境如何改善?
處在這個理解層次的人,在外人看來是一位非常樂觀,充滿正能量的人,他們從來不對環境妥協,他們相信皇天不負有心人,只要我持續努力,事情一定會有轉機!他們是人們眼中的「行動派」、「實幹家」,是新時代的斜槓青年…

處在這個理解層次的人,當問題發生的時候,他首先會把問題歸結成「因為我的努力還不夠」而產生的問題。比如:
●收入太低?因為我還不夠努力…
●買不起房子?是因為我還不夠努力…
●創業失敗了?是因為我還不夠努力…

總之,發生了問題,先從自身找原因,看看是不是因為自己偷懶了?是不是努力程度還不夠?是不是要加大工作量?如果你處在「行動」這個層次上,「環境」的問題就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,因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,因為自己還不夠努力。

若要解決問題,就會從「行為」這個層面去尋找解決辦法,看看還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去做,去改變的?比如:
●都一年沒漲工資了,今晚開始多加1個小時的班…
●女朋友為什麼最近對我變得冷淡了?我要多發些消息,多打些電話去關心她…
●公司業績變差了?一定是我睡覺睡的太多了,明天開始不睡覺…

然而,是不是努力了,所有問題就都能被解決了呢?是不是越努力的人,獲得的成就也就會越大?
努力,的確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,卻遠遠不是充分條件。如果我只告訴了你要努力,卻沒有給你方法,那只是幫助你脫離了最低的「環境」層,來到了第二低的「行為」層!以為給你打一針雞血,你就開始奮鬥了,就一定能成功了!
問題的解決,時代的進步,並不是只靠「努力」就能完成的,一定有更重要的因素在背後推動,我們需要進入下一個理解層次……

※第3層人才
別名:戰術家
所處理解層次:能力
典型思考模式:方法總比問題多!

農業時代的人,比你更努力,但生產力不足現在的萬分之一,這是為什麼?
因為現在的人更勤奮嗎?當然不是,是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工業革命、資訊革命,他們不會使用機器,也不會使用網路來提高工作效率與協作效率。
機器和網路是什麼?看似是工具,本質是擴展了我們的能力!5000年前,想要告訴一個人一件事情,得策馬奔騰三天三夜,而現在通過網路不需要1秒鐘,它擴展了我們的溝通能力!

那什麼是能力呢?就是當你能用更簡單、更高效的方式解決同樣的問題,有選擇便是有能力。理解層次處在「能力」層次的人,當問題發生的時候,首先會把問題歸結成是「因為我的能力不足」而產生的。所以,他們也會在「能力」這個層次裡去尋找更好的「方法」來解決問題。比如:
●線下門市的生意不好,是因為經營模式太陳舊,我需要學習新的方法,例如透過社群經濟的方式,來降低獲客成本,提高客戶回購率…
●和男朋友關係處理不好,一定是我的溝通能力有問題,我要去學習能改善親密關係的溝通技巧,比如《親密之旅》等…
●以前我是做業務的,現在剛成為部門經理,團隊業績下滑,一定是我的管理能力有問題,我以前根本沒有系統學習過管理的方法,我得去報個MBA重新學起…

這類人有非常強大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,能把學習到的知識,轉化為可操作的方法,進而改善效率,解決問題。他們明白,任何問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一定有人曾經遇到過,並且已經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了,只是我還不知道;我不應該在黑暗中獨自前行,去重新發明輪子,也許我的頓悟,是來自於別人的基本功~我應該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學習更成熟的經驗和方法,然後再來解決這個問題。
如果你能走到這個層次,既有「行為層」的勤奮努力,又有「能力層」的方法套路,一般就能成為公司裡的中高層了。普通的問題已經難不倒你了,你總能找到辦法來解決它們。

「能力」這個理解層次,是我們「意識」能想到的最高層次了。再往上走,就要進入到我們的「潛意識」區域,內容會變得比較模糊,之前你可能很少接觸到這些層面,所以可能會比較難理解…

那究竟是什麼問題,讓你即使有「能力」也解決不了的呢?就是你選擇錯了問題!
這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:在著手解決問題之前,得先弄清楚,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?
每一個選擇,都意謂著人生的不同走向,一旦選擇錯了問題,你那優秀的「能力」和「行動力」只會讓你越走越遠…
那要如何提高做選擇題的能力呢?我們就需要進入到下一個層次…

※第4層人才
別名:戰略家
所處理解層次:BVR(信念/價值觀/規則)
典型思考模式:什麼才是更重要的?

如果說「能力層」是做解答題的能力,「BVR層」就是做選擇題的能力,什麼可以做,什麼不可以做,什麼更重要,什麼可以忽略不管?
★B(Believe):信念,你相信什麼是對的?你相信這個世界應該是怎麼樣的?從大範圍來說可以是世界觀,從小範圍來說就是一個概念。

★V(Value):價值觀,你認為A和B哪個更重要?
人生的不同,是因為一次次選擇的不同,那我們依靠什麼來做選擇的呢?就是我們的價值觀。我們內心對每一個人、每一件事、每一個概念都會有一定的價值衡量。東西不同,價值就會有高低,每個人衡量的標準也不一樣。最終我們會形成自己的價值排序,這就是你的價值觀。
因此,當出現A/B選擇的時候,選擇我們認為更有價值的一項。比如,當你遭遇搶劫,別人問你「要錢還是要命?」通常你會選擇要命,因為你的價值觀是:命>錢。但是當你現在有1個小時閒置時間,你打算用來看書?還是刷朋友圈?還是睡覺?每個人的選擇就不一樣了~因為每個人對這3者的價值衡量是不同的。
為什麼有些人有選擇困難症?
那是因為他內在的價值觀是混亂的,缺少某些概念,或者對某些概念的理解不清楚,沒有價值衡量的標準,因此他也就無法知道哪個更有價值,他就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。

★R(Rule):規則,做人做事的原則。
這就像是公司的規章制度,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規則,這些規則是怎麼來的?就是來自於信念和價值觀。比如很多人都有的一條行為準則:「我答應你的一定會做到」,這背後其實是源於兩條價值觀:「說到做到=誠信」而「誠信>一切」。
而規則存在的意義,就是幫助你更高效地做出選擇,不用每次都思考、討論、互相權衡比較…

因此,「能力」層是讓你把事情做對,而「BVR」層則是幫你選擇做對的事情。
處在「BVR層」的人,當問題發生的時候,首先會先思考「哪個是最重要的問題?」、「除了我看到的這些問題,還有什麼更重要的問題,是我沒有看到的?」

第3層的人才可能會這樣思考:門市的業績下滑,可能有底下這些方面的因素對其造成影響~
1、成本:房租越來越貴;庫存積壓;已投入的裝修成本;進貨成本高於售價。
2、團隊:員工士氣低落,加上重要左右手又提出辭職。
3、市場:門市人流越來越少,客戶們習慣在網上購物,網上購物更便宜。
4、行銷:目前行銷的方式比較單一,就是在門市等客戶。
5、管道:目前只有線下門市這單一管道。

但如果以第4層人才的角度來看問題,那可能會發現的是~網路時代的交易結構已經發生變化!因著網路的連接處理效率變高,導致交易結構發生了變化,例如電商直接去除掉中間商等環節,直接面對消費者,所以價格才能那麼低。由此導致了後面的一連串反應…
不過,實體店的「體驗感」,畢竟是網路上較難獲得的。因此,我們可以制定底下這樣的核心戰略:除了必須將產品上架到電商平台之外,同時也提高線下門市的體驗感,讓用戶來了就不想走,讓用戶在逛的時候,體驗到樂趣與快感,而不僅僅是來這裡購物。

上面就是理解層次位於「BVR」的人,給出的一種解決方案。而處在「能力」層的人很可能就會鬍子眉毛一把抓,遇到問題解決問題,像攤大餅一樣,面多了加水,水多了加面。看似有無窮的方法來應對,但問題卻也變得越來越多,永遠也解決不完。
不過,BVR層也會有缺陷。能做出這樣的選擇,是因為幾個選項都有客觀的價值標準,但萬一有時2個選擇看似都是對,或者帶有比較大的主觀性,該怎麼辦呢?
比如你是經銷商,心裡可能會考慮這樣一個問題:「我一定要當老闆嗎?還是回去打工?以我的能力至少也能百萬年薪,還沒有風險,何必那麼辛苦?」
類似這樣~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?要解決這個主觀選擇的問題,就需要再往上走一個層次。

※第5層人才
別名:覺醒者
所處理解層次:身份
典型思考模式:因為我是XXX,所以我會XXX

當我們走到理解層次的第五層「身份」,這是一個很高的層次,一般人很少能清楚地回答以下這個問題:「你是誰?你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?」
為什麼身份層次那麼高呢?因為不同的身份層次,就意味著擁有著不同的BVR,它決定了你當下的每次選擇,決定了你未來的人生方向。比如,你是想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?還是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,賺很多錢?或者是想開創一個新的服裝品牌,成為新品牌的創始人?
若你把自己定義成不同的身份,關於上面這個問題的選擇就會完全不同。比如你想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,你可能就會選擇去打工,而把門市關掉;而如果你想成為一位新品牌的創始人,你可能就會選擇去找代工廠,直接生產自己品牌的服裝,削減掉所有中間環節,全靠管道銷售。

你之所以有時候會不知道該如何選擇,除了對某些概念不清楚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成為怎麼樣的一個人。如果你不知道你想成為誰,你就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你就無法做出選擇,你無法做出選擇,你就什麼也得不到。
通常身份定義清楚了,答案也就出來了。

※重要提醒:「角色」和「身份」的不同
很多人會問我:那「角色」是否等同於「身份」呢?
在我看來,角色是被動的,是別人給你的;而身份卻是主動的,是你自己想成為的~你可能有很多角色,但是你只有一個自己想成為的身份。每個角色或者身份,都對應著一套幫助他「能夠更好地成為這個身份」的BVR體系。

由於「角色」是被動獲得的,所以你會覺得這套BVR是一種「束縛」;而「身份」是你主動想成為的,因此它的這套BVR會成為一種助力。「身份」這個層次,其實是對應著「存在感知層」,你希望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?

之所以想讓你「去角色化」,就是想讓你突破角色的束縛,獲得一個更「主動」的人生,找到自己的「身份」層次。因為你身上的「角色」太多,會阻礙你看見自己真實的「身份」。

當你想清楚自己的「身份」定位後,就應該圍繞它配套相應的BVR,再構建你的能力圈,並做出相應的計畫與行動,你就會成為第5層的一流人才。你就可能開創出一番自己的事業,設計出令人叫好叫座的產品,成為公司的領軍人物。

而在這些人之上,還存在著一類人~他們創造著奇蹟,他們改變著世界,他們引領著時代,他們可以為了理想,放棄自己的生命。讓我們再往上跳一層,來觀摩一下最頂級的人才是什麼樣的~

※第6層的頂級人才
別名:領袖/偉人
所處理解層次:精神/使命
典型思考模式:人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

理解層次的最高層次是「精神」。
精神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。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「人生使命」,你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?你能為別人,為社會,為整個人類帶來什麼?這個世界會因為你而有什麼不同?
在這個層次,所有的思考,都圍繞著2個字「利他」,我如何選擇能夠讓更多的人獲益?如何才能夠推動時代的進步?如果能達成這些,我願意用我的所有來交換,包括我的生命。
當然,這裡還是要重申一下,理解層次的逐級上升,不能脫離低層次而單獨存在高層次,不然就是空中樓閣,變得不切實際,這裡的「精神」就會變成一種「情懷」了。

「精神」層次一定要有「身份」層次的支撐,換句話說,如果你在身份層次,想不清楚自己要成為誰,可以試著來到「精神」層次,想想你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?可以不用那麼大,哪怕只是在某一方面,能幫助到為數不多的人,那一方面是什麼?
也許,這個就能成為你的人生使命,然後再去思考,什麼樣的身份能夠更好的幫你完成這個使命?你就能想清楚身份層次的問題了。

一旦踏入「精神」這個層次,我已經不知道能用什麼語言來描述這類偉大的人物,唯有崇拜與敬仰,他們的名字就如同人類上空的繁星點點,照耀著人類的前行。在此只好引用1997年發佈的一則蘋果廣告語,來做為精神致敬:
「向那些瘋狂的傢伙們致敬,他們特立獨行,他們桀驁不馴,他們惹是生非,他們格格不入,他們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,他們不喜歡墨守成規,他們也不願安於現狀。
你可以讚美他們,引用他們,反對他們,質疑他們,頌揚或是詆毀他們,但唯獨不能漠視他們。
因為他們改變了事物!
他們發明,他們想像,他們治癒,他們探索,他們創造,他們啟發,他們推動人類向前發展。也許,他們必需要瘋狂。
你能盯著白紙,就看到美妙的畫作嗎?你能靜靜坐著,就聽見美妙的歌曲嗎?你能凝視火星,就想到神奇的太空梭嗎?
我們為這些傢伙製造良機。或許他們是別人眼裡的瘋子,但他們卻是我們眼中的天才。
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,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。
希望未來的某一天,你也有機會成為改變世界的人,登上這片神聖的星空,引領著我們前進。」

如何成為高度思維的頂級人才?
上述分類只是為了更容易理解「邏輯思維層次」這個概念,而做的一種極端化區辨,在現實情況中,每個人其實有可能都會涉及這6個層次,只是會主要集中在某些層次中思考,而忽略其他層次,甚至根本不知道某些層次的存在。
當你處在低層次的時候,你的思維會被限制住,無法看到更多的可能性,就像處在「環境」層的人,經常抱怨而不自知,完全看不到上方還有「行為層」可以幫助自己改變現狀;更看不到「能力層」裡還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眼下的問題。

而最可悲的人生,莫過於不知道自己不知道,還以為自己全都知道。

那應該怎麼辦呢?
我的想法是:直接讓自己成為一流人才或者頂級人才~也就是來對自己的人生做頂層設計,從精神層開始往下規劃~
從自己理想的「精神層次 / 身份層次」發展出來的人生規劃,可能會與你的現實生活有很大的不同,將更具挑戰性,但卻能讓你身心統一,因而能激發出你更強大的潛能。

願你從今天開始,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!

#四季職涯發展學院,你職涯路上的專業嚮導~無論你需要的是守護者、教練、還是喚醒者,我們都很樂意陪伴你!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分享
分享

留言討論

想請四季幫忙嗎?

四季職涯發展學院,能陪伴著你走過人生四季,一起體驗與欣賞生命的美麗燦爛與多采多姿〜
購物車